托雅留学网

当前位置:托雅留学网 > 留学百科 >

巴金1927年法国留学(背景、在法国学习生活、影响)

时间:2024-03-10 18:21 来源:托雅留学网 作者:托雅

巴金于1927年前往法国留学,这次留学对他的人生和文学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。背景上,巴金作为一位现代作家,留学法国的动机主要是为了追求文学的新思潮和知识的更新。在法国学习生活中,他广泛接触了西方文化和思想,与许多文学家和知识精英交流,深入了解了现代主义文学的理论和实践,这极大地拓宽了他的视野和思维方式。在法国期间,巴金还通过大量阅读和写作,进一步锤炼了自己的文学才华和写作技巧。这次留学经历让巴金深受启发,对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,使他更加关注现实和人性的探索,成为现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。

巴金1927年法国留学

巴金几几年出海

1927年2月

巴金从上海踏上英国邮船昂热号,去伦敦留学。他将沿途的见闻写成《海行的日出》一书,于1932年出版。《海上的日出》便是其中的一篇。文章分别描写了天气晴好、白云飘浮和薄云蔽日三种不同自然条件下的海上日出奇观,文字简洁,写的传神。

巴金的写作背景

1,写作背景:这篇作品写于抗日的1942年,其时的大地正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蹂躏,光明被黑暗取代,和平被浸。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生存,千千万万不甘做亡国奴的人们,拿起武器,走上战场,不惜牺牲。作者写作《日》,就是为此而发,以飞蛾、夸父的追求光和热,象征志士仁人的为祖国轰轰烈烈献身,赞美飞蛾,也就是赞美抗日将士。作品思想深邃,情意深沉,富于启迪性和鼓舞性。

《繁星》的写作背景:这篇文章选自巴金的《海上杂记》。1923年,19岁的巴金和三哥毅然冲破封建家庭的樊笼到了上海,南京,考入东南大学附中补习班。在学习期间,参加了一些活动,著名的“五卅”运动对他影响较大,他的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。1927年1月15日,他乘法国轮船“昂热号”离沪赴法,卫惠林同行,先后同船的学生计9人。他去法国是为了学习经济学,“向西方找真理”,进一步研究无主义理论,考察欧洲的活动。法国既是无主义的发源地,也是当时欧洲的流芳者的庇护所。2月18日,“昂热号”邮船抵达马塞。19日巴金抵达巴黎。在邮船航行期间,巴金撰写了《海行杂记》38则。《繁星》是其中的一篇游记,写于1927年1月。

巴金的资料和身世背景

巴金1904年11月生在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家庭里,五四运动后,巴金深受新潮思想的影响,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开始了他个人的反封建斗争。1923年巴金离家赴上海、南京等地求学,从此开始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文学创作生涯。

郑重声明:【巴金1927年法国留学(背景、在法国学习生活、影响)】本文涉及的内容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

相关阅读